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

2015香港餐飲潮流大預測


2015香港餐飲潮流大預測

(Check-In Taipei的窩夫鹽酥雞)

“潮流”一詞曾經更多是用在時尚界而並非餐飲業,然而現在也會經常從飲食評論家、媒體和餐廳老闆口中聽到這個字眼。

在香港,如果一間餐廳符合潮流趨勢、新潮、時尚,還有海外分店的話,那麼它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。

這是因為現在的食客,甚至包括香港最精明的美食家,都已被新近的“潮流”餐廳所吸引了。

這種新店的時尚感在創造烹飪流行趨勢的過程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,名廚的參與以及食客的回饋也是如此。

那麼什麼樣的餐廳才能符合今年的潮流趨勢呢?今年香港的流行趨勢又是怎樣的?

四位烹飪專業人士分享了一些由去年延續至今年的主流趨勢,提出了一些新潮流,還清晰地表達了他們希望保留的部分。

David Lai是On Lot 10和Neighborhood兩間餐廳的主廚和合夥人。他指出,2014年的一個顯著潮流就是新式中餐/亞洲菜肴,而且他預測這還將延續到2015年。這種類型的料理可以在很多餐廳見到,例如Fatty Crab、福祿壽(Fu Lu Shou)、口利福(Ho Lee Fook)、都爹利會館(Duddell's)、卅二公館(Mott 32)和料理農務(Sohofama)等。



(口利福店裡媽媽的餃子)

“雖然一些點心坊的裝潢很豪華,但是仍有許多香港的亞洲餐廳,特別是中國餐廳,缺乏西方同行的精密製作、友好服務和創新意識。”他說。

“但是這些新式餐廳改變了這種狀況。除了在菜品外觀上增添的美學元素,它們還極力對傳統菜肴加以重新構思,嘗試現代主義技巧、非傳統元素及各種新穎的組合。”

美食博主丹尼爾•哈達德(Daniel Haddad,hungryhk.blogspot.com)認為加勒比美食將在今年流行起來。“Rummin' Tings餐廳自去年年末開業以來一直很受食客歡迎,我認為有著活躍氣氛、辛辣食物的加勒比美食正在香港流行開來。”

他還預測臺灣菜將變得越來越受歡迎。“我注意到許多香港美食家都十分癡迷於臺灣,並且在城市遍佈著一些熱門臺灣餐廳,例如Check-In Taipei。我認為將有更多傑出的臺灣餐廳開業,這也將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。”

談到日料,天空龍吟日本料理(Ryu Gin)的主廚Hideaki Sato推測說將會繼續有專門餐廳開業。“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特色餐廳開張,它們將只專注於日料的某一個方面,比如只供應天婦羅或日式燒肉串。”

餐廳老闆黃佩茵(Yenn Wong,經營餐廳包括22 Ships、Aberdeen Street Social和Chachawan)認為“隱匿餐廳”將成為2015年的一個趨勢,這也極為符合香港空間緊張的城市特點。她說,目前像街道後巷等諸多區域還仍未得到充分利用,“隱匿的餐廳不僅有神秘感和趣味,它還能勾起食客的好奇心。”

這些餐廳將建立在2014年“跳出思維慣式”的流行概念之上。

“企業家們越來越大膽地嘗試新東西,並更加專注於之前從未試驗過的新理念。”她覺得Mrs Pound和料理農務(Sohofama)正是這樣的餐廳。



(On Lot 10和Neighborhood兩間餐廳的主廚和合夥人David Lai)

黃佩茵說,2015年還將會有更多名廚來到香港。“我認為將繼續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廚師被香港繁華的市場吸引過來。”David Lai也同意這個觀點,他說:“引進廚師將延續到今年,並成為一個主流趨勢。”

丹尼爾•哈達德也這樣認為:“我覺得名廚戈登•拉姆齊(Gordon Ramsay)和傑米•奧利弗(Jamie Oliver)把他們的餐廳帶到香港僅僅是這一趨勢的開端,還將會有大量海外名廚來這裡擴展他們的事業。”

Hideaki Sato還深入說到,戈登•拉姆齊和傑米•奧利弗開啟了一個雙向(英國和香港)趨勢。“2015年我們將看到有更多著名英國廚師來港開店,這也將成為今年的一個重要趨向。”

David Lai還認為基於本地、以廚師為導向的餐廳將在2015年大放異彩。例如Philippe Orrico主廚的Upper Modern Bistro和On餐廳、Shane Osborn主廚的Arcane餐廳、Erik Idos主廚的Chino餐廳、Olivier Elzer主廚的Seasons餐廳以及Frederic Chabbert主廚的Mano餐廳。

“除了Seasons餐廳,其餘大多數較新的餐廳規模都比較小。而且除了Shane Osborn主廚已經享有國際盛譽,其餘主廚都來自當地旗艦酒店餐廳,”他說道。

“大廚們變得更加自信,他們熱衷於對自由不羈的探索,更願意為每道菜貼上自己的標籤。希望隨著這個潮流,我們能看到更多獨一無二、具有個人化色彩的美食佳餚。”

Hideaki Sato相信小型餐廳的隊伍將在2015年壯大起來。



(Chachawan的碳烤和牛沙律)

David Lai認為“低端”餐廳將成為今年的主流,以Bread Street Kitchen和Jamie's Italian為例,這兩間餐廳的主廚都可以引入高端概念,但是他們並沒有選擇那樣做。

“由於經濟的影響,餐飲行業可能將更傾向於低端市場。由於(新)餐廳龐大的數量和行業的轉型,在一段時間內,我們甚至可能會目睹餐廳合併之潮。”

黃佩茵也表示同意:“我也認為將有更多成熟的餐廳打入大眾市場,因為這裡的潛在經濟規模十分巨大。”

這一趨勢也受到了香港目前餐飲環境的驅動。“在高檔餐廳界,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喘息空間了。去年,有幾間這樣的新增餐廳,其開業費用高昂且需要大量員工才能正常運轉,”David Lai說。

黃佩茵希望今年不再持續有“融合”潮流。“沒有什麼能比得上正宗的美食,”她說。

她還希望今年能終結“餐廳老闆只將名廚和名牌帶到香港,而不努力提高品質”的趨勢,她認為:“這樣對顧客、廚師和整個行業都是極不公平的。”

同時,David Lai說:“今年我不想再繼續看到的趨勢是對於名廚的盲目引進。如果這一點做得正確,名廚的確可以給這個城市帶來世界級的知識、經驗、標準和視角。但如果做得不好,他們將成為純粹的賺錢噱頭來掠奪樸實天真的食客。”

丹尼爾•哈達德比較寬宏大量。“我熱愛所有的食物,開放接受一切。所以對於任何趨勢的延續我都感到歡喜。”

mischa.moselle@scmp.com

本文曾刊于《南華早報》印刷版,題名《Navel grazing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